查看原文
其他

日子249|去苏州

牧之野 之乎者野记 2023-03-20


离开苏州的火车上,一位友人给我发来信息。
说,苏州今天下雨了,还好前几天最好的天气都是迎接你的,愿苏州给你的记忆都是美好的。
我看着淅淅沥沥的雨天,心想,苏州有了雨,那才是我的运气,我就是来苏州看雨的。
从住的地方窗户往外看,就就能看见大裤衩分衩齐腰处都笼罩在云雾缭绕中,想起同行朋友说的“活在裆下”的调侃,平添几分笑意。
这不是第一次到苏州,记得上一次是独自开车流浪的时候,在老城区转了一圈。两千五百年的古城保存完好,既是苏州人的智慧,也是全中国人的福分。
走在北京的古迹上你没有那种感觉,中轴线的申遗才刚开始,到处都是破碎的记忆,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气质连不到一起。
可笑的是有次路过西黄城街城墙遗址,找半天,哪儿呢城墙,低头一看,土墩子似的有那么一米见方的墙石,这便也算是遗址了。
所以苏州人是幸福的,想要住得好一点,去园区买房子,想要找找感觉,回老城区,自由得很,也舒服得很。
这里就像双子,完全两种不同的风格,搭得却挺好。
下场春雨,古城美如画,园区贵如油。
去苏州站的路上路过一片湖,湖周围有很漂亮的别墅,旁人介绍说马云也买了一套,五个亿,我看了一下,大概也值,毕竟人间天堂,五个亿算什么。
苏州拥有的东西,很多地方想都不敢想,胎投的好,没办法。
可投得好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战火容易来,灾难容易来,虚名容易来,彼此相生相伴,别挑。
所以苏州还是有种优越感的,有才的人容易恃才傲物,积淀深厚的城市最大的特点不是闹腾,而是安静和慢。
跟无锡和南京相比,苏州给我的感觉更慢,更小确幸和特别的样子。
就比如抽空去了趟诚品书店,世界别的地方都在关,苏州还在,独苗,这或许是对这座城市的一种认同,也是一种无声礼遇。
八点多去的,没几个人。
去的这天苏州突然降温,第二天就下雨,我在金鸡湖的船上远眺万家灯火,更加体会到了苏州的那种奇特与复杂。
太平天国前,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江东子弟在这里创造的是神话和辉煌,这里是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而现在,它是个连机场都没有的地方。
对,你没听错,苏州没有机场,虽然它的经济强到令人发指。
苏州还是个好学生,它并不眼高手低。
可能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新加坡30年前在这里画了一幅蓝图,30年后,连一块地方规划都没改过。
一张蓝图绘到底,苏州人做到了。
你知道有很多地方,画了改改了画,拆了修,修了拆,美其名曰都是GDP。
苏州如今的工业成就,很多都来自新加坡这位老师傅,学到了精髓。
1992年3月,李光耀带着副总理王鼎昌和李显龙来华,沿着中国从南走到北,最后相中了上海。
可上海不是很领情,李光耀就回去了,留下李显龙,这位未来的总理在手下的建议下去苏州散散心。
当时的市长章新胜是从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的位置上派到苏州的,5月9日春光明媚,正是江南好风景。
章的英语极好,和李聊得开心,可谈到项目本身,李还是在无锡和苏州间卖了关子,说要在无锡和苏州搞个“模范城”,这时,部分新加坡企业已经和无锡签约了。
关键时刻,章带队到新,在土地上圈了四块地,争取新加坡的支持。
第一块是刚建的苏州高新区西边,第二块是吴县的黄埭,那里距离市区较近;第三块是苏州火车站北边,第四块是市区东边的金鸡湖一带——这一块苏州人认为最不可能,因为那边湖多水密,地势低洼,开发的话投入成本太大,可偏偏新加坡人就是看中了这块地方。

1993年5月11日,李光耀再次访华,在苏州竹辉饭店和中方正式签约,这个项目的金额,在当时达到了惊人的200亿美元,相当于1600多亿人民币。
后来的苏州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钱的事情,而是一整套理念。
比如,新加坡人从45天左右的时间,就把规划园区范围内70平方公里的情况摸了个透,而且绘制了1000多张各种情况的数据图。而按我们当时的测量水平,干这个活至少一年左右。
新加坡人的要求又是如此之高:建设之初便提出,要让园区达到百年不遇洪涝的防淹能力,整个园区70平方公里为此填高了整整70公分。有人如果经历当时建设过程的话,应该还记得当时整个苏州市区周围的道路上,不分日夜有几百辆拉土的车子在跑吧?
习惯了“边规划、边建设”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种阵仗。但是新加坡的要求很明确:一步到位,从道路、消防、通讯到绿化、污水处理,在外商进入园区时必须按照世界现代化工业城市最先进的条件配备好。
后来,国内的很多地方都把苏州这种在地面建设之前,先把地下工程“一步到位”的开发经验用到了自己的园区建设上。这也算是苏州为中国做的一点小小贡献吧,也是新加坡送给苏州最重要的一笔资产。有人后来评价,当时苏州园区做的“九通一平”,就是放在发达国家也毫不逊色。
(相关历史内容来自作者何建明等  来源:奔流财经社,鸣谢)

而作为“软件”配套,苏州拿出了苦干实干的“四千万精神”,并且,契约精神一直贯穿始终。
现在国内各地,经常会看到“一站式服务”,这种简捷的政府公务处理方式,最早推行的就是苏州工业园区。
当时在工业园区,一个办公室副主任就可以谈妥很多事项,而不必请示任何领导,为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园区编制的多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都将各类问题该怎么处理的方法规定得非常明确。不管是“一把手”,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只要是政策允许的,都可以“说了算”。

而苏州后来的发展,便来自这个起始,这便是这座城市的自豪。
细数这些故事,可能没有人知道,苏州工业园区不仅只是一个发达的工业集中地,更是中国的“小新加坡”。
这就是苏州人,有精气神,干精细活。
这两天我写南京,写无锡,夸赞南方,并不是说北方就不好,跟哪儿的人没关系,而是,真的,我真受不了北方一些地方的G老爷做派,有很多事,明明就可以做得更好,老师和先例就在那儿摆着。

而且在南方,似乎所有对这座城市的努力也好,喜爱也好,都能够沉淀,而自己感觉很多时候,在北方感觉特别渺小无力,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什么也改变不了。
就像是万古冰川冻土,不是一点暖意可以消解的。
最重要的是,并没有多少人觉得这样是不正常的,就像是在寒冬中被冻麻痹了一样。
可当你看看苏州或者江苏其他地方做的很多事情,你会感动,会觉得,哦,你看,中国也蛮好的,比欧洲美国都要好。
哦,你看,这里也可以像新加坡一样的,并不是一定都要润到新加坡去的。
可惜并没有什么如果。
这就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差距的原因。
所以,就这样吧,瞎走,瞎想,瞎说。
我很喜欢苏州,也很喜欢江南,但可惜,这颗北方的心已经给了威海。
我在苏州的雨天里不撑一把伞,在威海的海边不说一句话。
再见,苏州。
谢谢,苏州。

一地诗句随雨落
半日春光梦中消
未知将来再遇时
似山慢慢水迢迢

新天地,不是新光天地

八点的晚上只有风景

没有参差,就没有阅历

汉语之美,同出一家,不分两岸

本地人叫这个大裤衩分衩“秋裤”

这不是我的手,也不是我的水,朋友发的
我只是特别喜欢那个苏字罢了



这是一个力争纯粹的人给自己划出的桃花源
文章有门槛也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 但都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完成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推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之乎者野记写散文
两个炮灰小号写时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